连锁药店和阿里健康掐架,谁更有理?|2016
为了在药品大数据领域挽回一城,阿里巴巴5月10日对外宣布阿里健康将筹建第三方追溯开放平台,新平台将兼容“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的技术标准。
此前因国内几家连锁药店状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叫停药品电子监管码,阿里健康“被迫”将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体系移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不过4月2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追溯体系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决定重建这一系统。意见稿指出,建立食品药品追溯体系是企业的主体责任,是有效控制产品安全风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这也就明确了追溯体系的主体责任由监管方转移至企业。
而有可能承接这一项重任的阿里健康,筹建的新平台将兼容“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的技术标准,同时为原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上的医疗机构和药品企业免费提供入驻新平台的服务。目前新的追溯平台已经进入开发期,平台1.0版本预计将在一个月之后正式上线。
这无疑是中国医药行业的一件大事好事,因为在中国药品流通环节存在两个最大的弊病,一个是安全问题,一个是价格问题。
据了解,由于缺乏药品追溯体系的保障,使得药品流通渠道中的体外循环极其普遍,给大量非正规渠道流通的药品,包括大量假劣药品的获利创造了条件。比如前些时“山东问题疫苗事件”暴发,十分明显地暴露出缺乏药品追溯体系的保障,给老百姓用药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试想重要如疫苗等生物制药尚且如此危险,其他普通药品的状况自然不容乐观。
也正是缺乏对药品流通环节的有效监管,也使得药品流通环节过多,经过层层加码,导致药品价格上升,加剧了“看病贵”的矛盾,这个老问题长期存在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很大一个原因是,流通环节不透明。
当然,原先条块分割、碎化片和重复化的药品追溯体系建设,致使追溯体系壁垒重重,中看不中用,达不到一盘棋的监管和追溯效果,还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这某种意义上也暴露了,这一体统完全交由政府来建设和运行,存在不小的弊病。
阿里健康作为一个市场公司,无疑看到中国药品流通环节中存在弊病,而提供解决这些弊病的技术手段或体系平台,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在这个平台上,以上很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比如说这个平台兼容了“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的技术标准,药品追溯会变得相当简单;既然可层层追溯,理所当然地,药品的销售环节变得透明起来,其中哪一个环节加价也相应地透明起来,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公众,可以对相应环节进行监督,药品环节太多、加价离谱就会受到指责甚至问责,药价自然会一定的下降;一盘棋的监管体系,将极大提高监管水平,且因为这个平台是第三方市场主体建设,经济效益是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不太可能存在严重浪费问题。
这么一个有利于全社会的平台,得到了公众的支持,却遭到了连锁药店的“担忧”和反对。这些药店反对的原因有三点:一是药品电子监管码实施对连锁药店成本增加和数据外泄的担心;二是希望取消阿里作为“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运营方,建议相关部门自行管理或引入没有利益相关的第三方来管理;三是追溯体系体系实施时尽量减少企业负担。
这其实是意料中的事,因为在原来的药品监管体制,以及药品追溯体系下,药品流通领域存在一个非常庞大的利益群体和坚固的利益链条,它们就是依附在低效的、浪费的体制和体系上生存的,阿里健康解决药品流通环节弊病的努力,正好是要革他们的一部分利益的命,自然不会欢迎这个“破坏规矩”的小子进来,想方设法排斥它,给监管部门施加压力,阻止阿里健康进入这个行业,都是自然而然的事。
但是,得民心者得天下,阿里健康这种努力是符合大众利益的,也符合市场的优化配置,符合民心所向和市场规律,符合中国十八大确定的市场化改革方向,这不是一些药店就可以螳臂当车的。
现在一些药店所提出的问题只是一些技术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并不难解决,应该相信技术雄厚的阿里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互联网技术带给社会的进步,阿里健康应该能够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信息透明化带来的优势。
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让药企、药店,以及所有附吸在旧体系下的利益群体找种种理由借口来攻击有待完善的技术和平台,找种种政策来“挟持”政府部门,企图通过权力来压制新平台、新技术的利用,以维护旧有的利益分配格局。
也正是考虑到这是动了一些药店的奶酪,阿里健康的政策相对“变通”,不强制要求企业入驻平台;免去向入驻企业收取发码、流向查询等基础追溯服务的费用,仅会收取数据存储、接口调用等技术支撑费用。对企业的疫苗类产品,提供永久免费的追溯服务,此外,为公众提供永久免费的药品流向查询服务。这些缓冲的策略将会堵住一些质疑企业的嘴巴。
那么现在所剩下是,政府应该合理地突破重重利益和法律障碍,而不是受企业利益牵制,让一个符合世界潮流,符合广大民众福祉的平台诞生,并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监管模式。
2016-05-14 廖保平 卖思想